首页>新闻动态

失联的三天 我们唇齿相依——东华大学MBA飞鹰队沙五征战记

2016年05月16日 08:10阅读数:6074

题记

2016年4月30日至5月2日,第五届亚太地区商学院沙漠挑战赛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惊艳上演。本次亚沙赛恰逢亚沙五周年,规模空前,共有71支亚太地区顶级商学院代表队约1500人在腾格里沙漠参与角逐,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学校的MBA精英争奇斗艳,上演了一部精美绝伦的户外运动大片。经过三天的逐鹿,东华大学MBA沙五飞鹰队获得亚沙赛最高奖项——沙鸥奖,勇夺团体第七,位列上海地区第一名,谭舜元获得女子个人第四名,魏聃获得男子个人第十三名,刷新了飞鹰参赛历史最好记录。三天腾格里的激烈鏖战,仿佛就在昨天,历历在目。虽没有金戈铁蹄的豪迈,但是无声的脚印和急促的呼吸证明我们曾努力用脚步丈量腾格里,沙尘暴呼啸而过,嘴里塞满了沙子,伴着呼吸,却硌着牙齿。

4月27日,出征前夜,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新楼228教室,沙五飞鹰出征仪式,主任问我,“准备拿第几名?”我说,“沙鸥吧,这是亚沙最高荣誉,沙鸥奖拿到了,才有全队参赛的意义。”“要不弄个上海第一吧!”主任又说。我胆怯地笑了,队员们也笑了。主任说:“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不小心实现了呢……”我知道,他这是鼓励。后来,我对已经出发的沙四主力并一起培养了队伍的郭洁说,“主任要我们拿上海第一。”几乎不可能,想也别想,郭洁很快回复了我。当大家拿着鸡尾酒举杯时,赵院长对主任说:“名次不重要,记得把他们安全带回来。”可院长临近门口时,主任回头对院长说,“我们一定安全回来,顺便拿下上海第一。” 也许,这就是同事间信任与承诺的交流方式。

4月28日,我们分小队开拔银川。29日,全体集结在阿拉善太西国际大酒店。领物资,领装备,入住……一切按照计划有序进行。对于队员水平严重不均衡的飞鹰队,策略就显得非常重要。于是,29日下午,在太西,我们第一次对战略进行部署,正式队员分梯队冲成绩,小团体局部合作但很大程度做好单兵作战的准备,观摩队员则必须抱团行走,坚决不落下任何一个队员。飞鹰第四次征战腾格里,我们渴望拿到沙鸥,沙鸥赋予我们的意义高于个人单项成绩。主会场欢迎晚宴上,年纪最小的飞鹰魏聃兴奋点爆棚,让我们羡慕年轻真好,而晚宴上那一抹耀眼的飞鹰红让我们成为全场的焦点。我们有理由相信,飞鹰一定会绽放在本次亚沙。

Day1适应沙漠

4月30日,才子李翔如闹钟般第一个起床收拾好行李并敲响每个队员的房间。吃早饭,退房,坐车,出发,一切都井然有序。但到了点将台,上完厕所的陈慧薇跑过来说,找不到吴姐了,她的负重都由以记者身份的吴姐看着,马上要出发了。我对主任说,“你去刚刚存行李的地方找一下吴姐,让陈慧薇待在点将台别动。”于是,主任执行了我的安排,然而,就是这个执行,让他开启了沙五飞鹰的后勤服务之路,直到亚沙结束。当吴姐送来慧薇的包,我看到慧薇满脸是泪,我问她为什么要哭,包不是拿到了吗?慧薇边擦眼泪边说,“我怕拖大家的后腿。”听到她的话,我心里酸酸的,本次沙五飞鹰之路,注定充满着感动。同样,一向沉稳的副队长良哥,却把芯片计时卡存在了沙漠托运行李中,一旁的晓博说,“别着急,你回头去找,我在点将台的柱子这里等你。”趁着良哥找卡以及正式队员出发的前夕,我默默地去给良哥申请了一张临时卡。

没有任何交代,我匆忙回到正式队伍出发地等待出发。发令枪响,起点沸腾。一阵大风,瞬间吹散了飞鹰,伴着风声,我听到可可和喆喆大声喊,队长,你快点走,别管我们。听到她们的话,我眼泪都快出来了,对于我们从没有来过沙漠的飞鹰来说,沙尘暴的天气无疑成为突如其来的下马威。来不及矫情就要去适应,迎风而去,出门就是一个爬升,大风吹过,帽檐直翻,嘴里瞬间塞满了沙子,而脚也仿佛踩在棉花上,重心全无。艰难地爬过一个坡,我看着身后的曹烨渐渐远去,只能对他默默地说,加油,祝你好运。之前说好的,他尽力跟上我,但是前行不到500米,我却弃他而去。

后来听他说,只看见一个绿包一闪,人就不见了,孤独前行也是我们的策略。风吹来的沙,填满了牙却吹散了我的牵挂,除了默默祈祷我的队友平安,我只能选择努力前行。一路上,我不停选择和更换超越的目标,尽力减少自己前行的孤独和征服沙漠的些许胆怯。不管是否认识,相互说一声加油,也觉得心里温暖,想想我的队友应该也会在别人的鼓励下前行。在大约3公里处,晚我10分钟出发的魏聃赶上我,匆匆道别,我们各自前行。一路上,我用我不到90斤的体重尽力去抵抗大风,好几次,我都是借助登山杖才不至于随风而去,而嗓子干渴更让我不停喝水,每次喝完第一口水后总觉得满嘴沙子硌牙,于是,再喝一口水漱口。艰难地冲过终点,因为抽筋,不能站立。而在40分钟前到达的魏聃扛着我去找医生拉伸,我顺势躺在沙地上,动也不动,觉得整个世界都是因虐我而存在,眼里现在多少泪,就是来之前脑子进的多少水。

简单拉伸后,我进了些补给,和先到的飞哥,银保,李翔,魏聃一起等待其他队员。意外的是,我们很快见到了前一天还在感冒明年就要超龄的纯哥作为第五个正式队员出现。而魏聃抗着飞鹰旗一直守候在终点,可可作为全队的第二女生到达也让我们很兴奋,我抱着她,并用力拍了拍她的肩膀。大概20分钟后,我看到了杨喆远远跑向终点,她哭着冲线,我跑过去抱住了她,说了句:“亲爱的,你真棒!”喆喆告诉我,姚巍马上就要到了,后面的正式队员都快了。我们忘记了劳累,提前欢呼并释放了今天所有的压力。最后,杨喆获得女子第35名。 所有正式队员都集齐了,主任和记者们才赶到终点。他们不停的为他们的姗姗来迟而道歉,因为所乘的车抛锚,导致此刻才出现。我们相互拥抱,相互理解,把等待观摩队员的接力棒交给了他们。

接着,到达的正式队员则去了营地,领取帐篷。有着丰富经验的李翔选好扎营地的帐篷,我们迅速扎好帐篷,等待所有队员的归来。晚上,我们集结在帐篷边开会总结,大家肯定了首日的策略,并迅速分工第二天的任务。女神可可则成为了翌日第二梯队所有男队员追赶的目标。

Day2抚摸沙漠

第二天,还是由李翔5点负责叫醒起床。天空还繁星点点,温度骤降,大风疾驰。今天赛程长,赛道难,对飞鹰无疑是个最大最艰难的挑战,今天的战斗才是飞鹰关键的一战。于是,我们有序地收拾行李,装睡袋,叠帐篷,检查芯片,提醒带能量补给……有序的合作衬托了每个人心里的紧张但是又体现了我们的决心。为了减轻负重,正式队员放弃带对讲机,只能靠奔跑去相互追赶。同样,在出发5公里处,晚出发的魏聃再次赶上了我,并关心我是否适应。我点头示意,告诉他继续快速前行。快要到cp3的一个沙坡,我碰到了飞哥。他说,今天跑不动了。我说,没有关系,咱们慢点。看得出来,他有些自责。确实,飞哥第一天作为第一个冲线的正式队员,如果不是确实出现不适应的问题,以我的速度怎么可能追赶的上他。但是,作为队长,我尽力减轻他的心里负担,接着,我和他一路同行到cp4,并商量说,我们可以加速了,后面还有10公里冲刺距离。望着赛道方向,我看见姚巍赶过来了。于是,我们三个一路前行,相互鼓励。过了cp4,远远的看见一个熟悉身影朝我们跑来,不停地喊“加油,加油!”原来,主任为了弥补昨天的缺憾,今天人肉送拥抱。

春风十里,不如茫茫大漠遇见你,这一拥抱的温柔,洗尽尘埃和所有的劳累。可按照计划,主任应该呆在cp5迎接我们的,来不及看他远去的背影,我们继续迎风而去。后来,主任调侃地对我说,他本来可以走完全程的,我非要他搞后勤。而事实上,那天晚上6点,他就卧倒在帐篷……Day2的气温特别低,也特别冷,我们的帐篷车没有及时到,先到的正式队员只能在组委会的帐篷里避风取暖。作为记者的吴姐和俊伟也只能轮流值班站在终点迎风等待剩下的队员归来。

Day3冲刺沙漠

Day2夜晚突来的大雨及大风让气温骤降,我们都早早入睡,来不及布置战术。外面一片漆黑,只听到“闹钟李”说:“东华的,起床了!”雨后湖边的早晨显得格外阴冷,由于第二天的赛事路线的临时改变让我们来不及调整策略最终导致名次掉到了第七,带来了无形的压力,也让小伙伴们卯足了劲做最后的冲刺。收着湿漉漉的帐篷,我心里盘算该如何冲刺。飞哥回头对我说,“是我昨天慢了,所以名次掉下来了。”我说,“没事,今天我们都冲,保住第7是没有问题的,况且,我们差第5、第6名也就5分钟不到。”存了行李,我们默默地移步起点,飞哥冲在队伍的最前面,他要用他自己的实力去弥补昨天掉下来的成绩,果然,他又找回状态,作为飞鹰正式队员第一个冲线,紧接着就是李翔,银保,魏聃……我也一路追赶,到最后500米,也没有停下脚步,快要到终点,我听到了欢呼声,作为亲友团的小灰灰也加入到呐喊的队伍。先到的队员把我高高抛向空中,我们以这样的方式庆祝最后一天的畅快淋漓。

对着亚沙媒体记者的镜头,我们尽情地呐喊:“征战亚沙,飞鹰最棒!”“我们天生为跑步而生!”最终,我们如愿获得沙鸥,也将团体第七收入囊中,更意外地夺得了上海第一,实现了那个不敢奢望的梦想。对于我,也收获了人生的第一个小金人。当主持人宣布东华获得沙鸥,我走过去,拥抱主任,一切尽在不言中…… 腾格里的三天,以沙为床,围帐而坐,和沙而睡,没有洗脸,没有刷牙,同睡一个帐,同喝一瓶水,同吃一碗饭,甚至觉得连呼噜声都是安全的陪伴。英俊的男人褪去男神的光环,高贵的女神们也来不及对镜描眉,丢掉了电话,抛弃了尘世的喧嚣,仰望触手可及的星空,我们不苟且生活,也不只看到远方的诗和田野,更看到原本最纯真的初心。没有抱怨,没有批评,没有指责,小伙伴间的相互调侃和鼓励温暖了阵阵寒风,也相互温暖了大家。芯片卡掉了,折返3公里找到,继续追赶;脚趾头磨出泡了,贴上创可贴,勇敢前行;肩膀磨出一道血印,去医务室处理一下;腿部拉伤,也要坚持在有效时间内完赛,不张扬,不叫苦,种种行为只为印证我们的认真。回上海的第二天,看到队员陈慧薇,嘴唇完全干裂,人也黑了一圈,看着心疼,可她还是很自豪地说:“终于安全完赛,没有给大家拖后腿,感谢大家的不离不弃……”

“天空不留下痕迹,但鸟儿却已经飞过”是诗人的壮志和心系远方的情怀。而“飞鹰在腾格里飞过,必定留下痕迹”正好印证了飞鹰在失联的三天,是唇齿相依的三天,也是霸气拼搏的三天。大赛已经落幕,一切又回归如初,耳朵里不再有伙伴们友好的调侃和撕心裂肺的加油声,手中的清咖也不如嘴里塞满腾格里的风沙那般让人又爱又恨。大漠扬沙的赛场拼杀衬托了此时内心的孤独,我一直在找一个放声痛哭和感动的理由,然而,看着伙伴们激情四射,摩拳擦掌,我来不及感伤,也不值得哭泣,因为,亚沙的结束意味着另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无限精彩,飞鹰还要一起战斗。


撰稿:东华大学MBA飞鹰队队长
谭舜元

杨叶平 2022级中加双学位MBA

MBA意味着自我提升+认知升级+全球视野+人脉圈层+平台赋能

卓志勇 2017级东华卡尔顿MBA(C11)

班委特训营感想 | MBA,不知道是不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求学,在求学中参加这类团建却是人生头一回,让我回到了激情燃烧的岁月。

王素芬 教授

王素芬,女,汉族,1966年生,浙江舟山人,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教授。1985年毕业于无锡轻工业学院(现江南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获学士学位;...